跳到主要内容

负利率政策_Negative Interest Rate Policy

什么是负利率政策(NIRP)?

负利率政策(NIRP)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将名义目标利率设置为负值,低于零百分比这一理论下限。负利率政策自1990年代以来在货币政策中逐渐发展,主要用于应对金融危机,并且仅在特殊经济情况下正式实施。

重点提示

  • 当中央银行将其名义利率目标设定为低于零时,即实施负利率政策(NIRP)。
  • 这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强烈激励借贷、消费和投资,避免储蓄,因负存款利率会导致现金贬值。
  •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部分欧洲地区和日本等地实践中出现了官方设定的负利率。

负利率政策的解释

负利率意味着中央银行(以及可能的私人银行)将收取负利息。储户不是从存款中获得利息,而是需要定期支付费用,以保持资金存放在银行。这一旨在激励银行更自由地放贷,并促使企业和个人投资、借贷和消费,而不是支付费用以保持资金安全。这种情况在负利率环境中发生。

在通货紧缩期间,人们和企业往往选择囤积资金,而不是消费和投资。这会导致总需求崩溃,从而使价格进一步下降,实际生产和产出减缓或停滞,失业率上升。通常情况下,宽松或扩张性货币政策用于应对这样的经济停滞。然而,如果通货紧缩的力量足够强大,仅仅将中央银行的利率降低至零可能不足以刺激借贷。

负利率政策(NIRP)背后的理论

负利率可以被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后努力。基本上,当其他所有传统政策都被证明无效或失败时,才会实施这种政策。

从理论上讲,设定低于零的利率将降低企业和家庭的借款成本,推动贷款需求,激励投资和消费支出。零售银行可能会选择自行承担负利率带来的成本,从而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而不是将成本转嫁给小额存款者,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们将存款转移为现金。

负利率政策的现实例子

负利率政策的一个例子是将基准利率设定为-0.2%,这样银行存款者需要为存款支付零点二个百分点的费用,而非获得正利息。

  • 瑞士政府在1970年代初实行了事实上负利率的政策,以应对其货币因投资者逃离其它地区的通货膨胀而升值的问题。
  • 在2009年和2010年,瑞典,以及2012年丹麦都使用负利率来遏制热钱流入其经济。
  • 2014年,欧洲中央银行(ECB)实施了一项只适用于银行存款的负利率,旨在防止欧元区陷入通缩螺旋。

尽管担心银行客户和银行会将所有资金转移为现金(或M1)的预期并未实现,但有证据表明,欧洲的负利率确实减少了同业贷款。

负利率政策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潜在的意外后果。如果银行对家庭储蓄惩罚,未必会促使零售消费者增加消费。相反,他们可能会在家中囤积现金。实施负利率环境甚至可能引发现金挤兑,促使家庭将现金从银行中取出,以避免支付存款的负利率。

希望避免现金挤兑的银行可以选择不对相对较小的家庭储户存款施加负利率,而是将负利率应用于养老金基金、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客户持有的大额存款。这鼓励企业储户投资于债券和其他收益更好的投资工具,同时保护银行和经济免受现金挤兑的负面影响。